New Asia Life Monthly Magazine – March 2021

隨着世代轉變愈來愈快,有關傳承——或通俗的說「交棒」——的議題,常常為人談論。今期「同題異寫」的主題「接力棒」,便由中文系樊善標教授(87/中國語言及文學)和生物系梁永彥校友(17/生物)以書信形式對談,且看畢業年份相差三十年的兩位新亞人如何討論這一命題。

新亞精神的傳承,對於同學和較年輕的校友而言,也許是個仍需摸索的概念。今期《月刊》蒙創校校長錢穆先生外孫女顧梅女士(梅子)賜稿本刊,當中提到錢先生的著作與形象如何影響了她;先代厚積的精神遺產,一點點地感染後人,正是傳承的其中一種面向。

早年新亞校友不少都往外地發展,在海外發揚新亞乃至中大精神。1966年生物系王植頤校友,畢業翌年便赴美深造和定居,並見證德州休士頓中大校友會的創立,今期《月刊》便刊登了他的文章,分享其多年來維繫美國休城校友的經歷和體會。另一方面,年青校友也繼承前輩學長的精神,於探索世界並無落後,例如今期「遊目四海」的作者、正在紐約工作的簡懿娟校友(12/社會學),便以「艱險我奮進」的心態,在疫情之下完成深入種族熔爐的社區教育工作。

最後,陳志誠教授(62/中國文學)說今期且不談農圃雜憶,轉而談談流落日本的兩件「國寶」——王羲之書法作品《喪亂帖》及《孔侍中帖》,盼與各位書法同好分享。陳教授的文章將分上下兩期刊載,今期先刊登上半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