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亚生活》月刊(2021年4月)

时值四月,又有一批同学将面对前程抉择——是升学抑或谋事?是留港抑或出国?时下人的考虑,只怕比过往的同龄人更多。今期「同题异写」两位作者余晓欣(16/地理与资源管理学)和王昱珊(18/艺术),一位在澳洲工作,一位留香港创作,二人所拟的主题「候鸟」,是否多少说明了她们在抉择面前的忐忑、恋眷或者决断?

也许当一个人阅历多了,知道人世无常,自然能通过一些方式宽慰自己。就如本院创校校长钱穆先生,自1962年至1989年的37年人生中,都保持着写春联的习惯。本刊续蒙钱先生外孙女顾梅教授赐稿,她从自己的苏州文教活动谈到钱先生的春联,「新春来旧雨,小坐话中兴」,钱先生撰春联时的心境,后人能否管窥一二?

今期「游目四海」从欧美转到亚洲,由定居日本大阪、在京都从事旅游业的陈雅咏校友 @tabijibiyori (96/人类学)执笔。除了简述当地抗疫和旅业的情况,她还介绍了京都的舞艺妓文化,包括有超过一百年历史的「都舞」;日本保存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,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书法作品,而陈志诚教授(62/中国文学)谈流落日本王羲之书法作品的文章,亦会于今期刊登下半部分。

书院走读生舍堂新内阁「走乐无穷Halona」 @27th_halona 于上月就任,并已为舍堂作年度大扫除,舍堂主任张冠雄老师(99/哲学)亦有参与其中。他为此撰文记事,并回忆九十年代中的舍堂,盼与走读中的同学和走读过的校友分享;念旧的人还有张建雄校友(70/工管),本刊特别转载张校友在 信报财经月刊 的文章,读者可一览他大学时代的美满时光,以为农圃道新亚的侧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