篩選
篩選
同題異寫 ‧ 兩種風景 — 壓力

「同題異寫 ‧ 兩種風景」作者團隊由五位背景不同的校友組成。專欄每期設一題目,由兩位作者各出機杼,自由發揮。五人輪流執筆,每次不同組合,期盼刷出寫作的新火花。

本期作者 龔文俊(17 /新聞與傳播)

曾擔任商業記者,現專注公共事務。大學有幸住宿五年,愛在晚上穿拖鞋逛校園,儼如在家; 愛分享見聞, 還請多多包涵囈語!

「和這所機構合作真是麻煩,倒不如不要合作好了。為甚麼供應商要填寫繁瑣的表格?交出銀行賬號資料理所應當,現在還要月結單副本和商業登記證?表格的字眼又不是簡單,填錯資料是多麼容易的一件事情啊!最慘的是,這所機構又不是長期合作夥伴,做一次生意要求的文件居然去到『查家宅』的地步,有這個必要嗎?在這所機構上班的員工下輩子一定要做樹!而且明明活動還有一個星期就要舉行了,現在才叫人填寫不同的表格,到底活動能不能夠成功舉行啊?」

「明明去年同一個活動結束後,已經有人提出舞台尺寸太小,建議日後要換個大一點的,結果一年過後,這所機構居然要求和去年一樣的尺寸。難道就不怕拍攝團體合照的時候,舞台空間不夠嗎?今年開始籌備的時候,一直都說要木造背景板,一切都安排好了,臨時又説要換電子顯示屏,太匆忙了吧?一時又說直接用投影機投射背景。天呐,這不是難為了攝影師嗎?光源應該怎麼控制?幸好最後回歸木造背景板,否則真不知道如何『收科』了!」

「我們很有興趣贊助這個活動,到時候我們能夠帶爐具即場製作曲奇餅嗎?又如果帶酒來的話,能夠趁機推銷嗎?如果我們帶玻璃杯來現場,會有空間擺放嗎?我們能不能請活動現場的侍應生把我們的酒送到賓客手上?」

「到底同事有沒有帶腦上班?明明招標的每個步驟都非常複雜,中標的供應商要填寫很多表格,而且格式容易出錯,沒有幾次來回都完成不了,更加不要說後來内部需要處理的程序了。為甚麼同事居然能夠說招標程序非常簡單,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?『快佢個死人頭啊!』」

「之前開會的時候,我問過到底場地能夠容納多少人,大家說合約訂明的人數只是一個虛數,實際上就算場地負責人都不會理會。為甚麼一個週末回來,大家就開始擔心邀請人數超出場地人數上限,開始叫大家減少邀請的賓客呢?是甚麼喚醒了大家?」

「提供場地的合作夥伴實在太有趣了!視察場地的時候,有負責人說如果需要量度尺寸,可以請他們代勞。到離開場地追問量度進展的時候,另一個負責人居然說尺寸應該是我們自己量度。最厲害的是,第一個負責人居然補充道,場地視察只是場地視察,不包括量度場地尺寸。」

「活動還有接近一個月就要舉行了,場地的租約為甚麼還沒簽好?落實餐飲供應商了嗎?邀請函準備得如何?保險費用應該算在哪個部門頭上?」

「咩話?還未邀請主禮嘉賓?」

「咩話?這個活動需要主禮嘉賓嗎?」

「咩話?」

「原本負責這個項目的同事,是不是就是因為承受不住,最後需要看醫生和請假,好好休息啊?」

「真的沒有想到搞一個活動需要跟如此多個持分者溝通,而且每個人都有不同要求,每個人都有不同利益。到底怎樣才能夠把一個活動辦好?到底去年籌辦這個活動的同事要有多大能力?」

「都是移民的過錯,就是因為走了很多人,所以留下來的人都參差不齊。」

「為甚麼所有事情都和移民有關?」

「不如『let it burn』吧?撒手不管。」

「但如果事情一團糟,最後我也會沾上污名啊!」

「我就算多累,完成這個活動之後都一定要去一趟旅行,去一趟布達佩斯。我實在需要有一個盼望!」

希望去布達佩斯的這個朋友能夠安安心心上機和回來!

(文/龔文俊)

本期作者張瑩(17/中醫)

在學思樓生活了四年。寸心中醫創辦人,平生最大願望是世上再無病人,順理成章結業大吉。致力於推廣正確中醫常識,希望人們都能了解自己身心狀況更多,也懂得在需要的時候求助。現與丈夫及四隻愛貓居於香港,過着忙碌而快活的日子。

「你最近一次感到壓力大是甚麼時候?」

「問這幹嘛?」

「就……好奇啊。我要寫一篇題為《壓力》的文章,但最近好像沒甚麼大事情,所以問問你,看有甚麼靈感啊。」

「要聽實話嗎?」

「這有甚麼值得說假話的?!你就老實說啊!」

「就是上星期家裏Wi-Fi斷線,你大發雷霆要我趕快修好的時候。」

「拜託!!!這就是你負責的範圍啊!要不是數據線都亂繞亂放,貓怎麼會玩,又怎麼會鬆脫,怎麼會斷線?!我正在線上考試怎麼可以斷線呢,這位大哥?」

「我就知道說實話又要再被罵一次。」

「我哪有罵你?!這就是事實啊!」

「就是因為我知道我沒做好事情會影響你,甚至令你考試失利,才會讓我瞬間感到壓力。」

「那時候我也壓力超大啊。萬一學校懷疑我故意斷線作弊,要我重考,我真的要哭了!」

「是啊,我當時也感受到你的壓力氣場很強,沒想到你這麼快就忘了。」

我的壓力總是來得快去得快,哪怕是發生當下壓力暴起的事情,事過境遷,丈夫不提起的話我也忘了。而且,能引起我的壓力的不外乎是待定、待辦、待回覆等一切等待未知的狀態,我稱之為「懸在半空」的感覺。就像那斷線的Wi-Fi,不知道甚麼時候連不上,也不知道連不上有甚麼後果,這種情況必然能誘出我的「壓力獸」。我的壓力真的有如野獸,它爆發力強,狂野又魯莽,總是帶着憤怒同行,好掩飾它甚麼都不會的焦慮和不安。

曾經以為壓力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現方式都差不多,但隨着診症經驗累積,漸漸發現不同的壓力來源配上不同的個性特質和處事方式,能組合出千千萬萬種由壓力而起的情緒變化。以我這個急性子為例,大至創業、移民,小至Wi-Fi斷線,我都很少讓自己陷入無終點的等待,因為那種感覺正是我最大的壓力來源。因此我總是在變化,總是在準備不同的備用方案。這樣也許也是一種焦慮的表現,但我的情感體驗上很少會有「忍耐」或「委屈」的感覺,因為事情一起變化,我也常隨即變陣。從病人身上,我卻看到不少人面對壓力時傾向忍耐,表面看起來不動如山,內心卻難受得生出病來。這是因為壓力誘發的情緒變化十分明顯,即使竭力忍耐,身體內部或已起了變化。

中醫學向來視人為整體,非常重視情緒致病。人有七情,即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七種情志變化,與五臟六腑的運作密切相關。原本七情只是人對外界事物所產生的反應,在一定範圍內並不會使人發病,適當抒發更能讓氣血暢行,促進健康。但如果人經歷突發、強烈或長期過甚的情志刺激,身體未能適應,臟腑氣血運行受到影響,就會引致疾病。一般人常常認為小病如感冒、頭痛、嘔吐多是外因引致,如着涼、病菌、不潔食物等,卻不知道七情過極能直接影響相關臟腑而得病。七情是中醫學理論內的致病關鍵,也是都市人十分常見的病因;即使病因無關七情,情志變化對所有疾病的轉歸仍有深遠影響。因此,壓力所引致的情緒起伏變化也是潛在病因。五臟主七情,當情志過極時,臟腑功能會直接受到影響。怒傷肝、喜傷心、思傷脾、悲憂傷肺、恐驚傷腎,不同臟腑功能受損會引致不同疾病。

有說「七情傷人,惟怒為甚」,憤怒是一種亢奮、向上的情緒,對人體傷害最大。暴怒傷肝,可導致肝氣上逆及鬱積,進而出現脅肋脹痛、煩躁不安、頭暈目眩、悶悶不樂、時常嘆氣等症狀。

喜則氣緩,適當的喜悅情緒能緩和氣血、通暢氣機。而喜傷心,是指過喜情緒或興奮過度時易傷心神,導致心慌心悸、失眠多夢、健忘、盜汗、頭暈乏力,甚至樂極生悲,如大喜時中風或猝死。

思是指精神集中地思考、考慮。思傷脾、思則氣結是指思慮過度時會阻礙脾胃運化,導致神疲倦怠、食慾不振、胃部脹滿、嘔吐吞酸、泄瀉或便秘等。

悲、憂是情緒低落、消極的表現。悲則氣消是指悲憂過度而耗損肺氣,引致氣短胸悶、聲低懶言、畏風自汗、容易感冒咳嗽等症狀。而且,中醫認為肺主皮毛,故此因情緒抑鬱而損傷肺氣,更可引起皮膚病如風疹、濕疹、牛皮癬等。

恐生於內,驚發於外;恐為漸至,驚為驟生。恐驚兩者雖有區別,但兩者皆傷腎。恐則氣下,是指恐懼過度時腎中精氣不固而泄於下,導致尿頻、失禁、夜間遺尿、陽萎、遺精等。

驚則氣亂,突然受驚則易見昏厥、不省人事等。腎乃先天之本,驚恐過極而傷腎太過,更可導致即時死亡。

不論壓力引致哪些情緒變化,頻率過高或程度太強時,總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。因此,在這生活節奏急促的社會,找到適合自己的應對壓力方式,實在是養生最重要的一步。

(文/張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