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亞生活》月刊(2022年5月)

今期主要內容包括——

【學術講座】書院在三、四月之交先後舉辦由中大醫學院副院長(研究)暨中大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盧煜明教授主講之「任國榮先生生命科學講座」,及由中大歷史系榮休教授科大衛教授主講之「余英時先生歷史講座」。生物系博士生羅子琛及本屆新亞青年學人計劃成員余雅喬同學(歷史/三)分別記錄兩個講座的要旨,以便讀者重溫。

【青年學人】早前新亞青年學人計劃舉行兩場網上工作坊,包括由本院榮譽院務委員何文匯教授主持之「中文平仄對聯工作坊」,及藝術家徐沛之博士(03/藝術)之「書法工作坊」。兩位應屆學人計劃成員黃靖婷同學(歷史/二)及梁詠荍同學(中文教育/二)會分享參加工作坊的體會。

【專欄「同題異寫‧兩種風景」】今期主題為「接納」,由王昱珊(18/藝術)及陳柏嘉(07/中國語言及文學)兩位校友執筆。昱珊雖然年輕,卻以想像的筆觸勾劃一位男士的中年悲歌,描寫其迷失、流淚與不甘;至於柏嘉筆下的小華,則給何許寫了回信,或許只要兩心相繫,縱是天涯也咫尺。

【專欄「遊目四海」】今期專欄續由寸心中醫創辦人張瑩校友(17/中醫)撰文,Jasmine會繼續講述在台東的生活,如何在前程未卜之下自我增值,並嘗試構思將香薰治療與嬰兒按摩融入中醫診症。

【來稿】當年農圃道新亞的大師側影是怎樣的?王耀宗教授(74/哲學)在今期《月刊》追憶他讀哲學系時牟宗三先生的形象。除了牟先生的長袍、踱步與圍棋,還有他的課。